清华大学MEM中心第五期跨文化胜任力活动

摘要:

MEM网】清华大学MEM中心第五期跨文化胜任力活动

       11 月 21 日,清华大学MEM教育中心第五期跨文化胜任力活动如期举办,十位资深嘉宾老师、20 名国际工程管理硕士(IMEM)和 40 名工程管理硕士(MEM)学生,围绕如何规划职业生涯、提升职场价值进行了深入交流。

汤君健(MEM2018)主持整场活动

职场是个永恒话题。MEM 学员普遍在30岁上下,比应届生更能感到来自职场的中年焦虑;而IMEM同学也希望了解中国职场,对如何进入中国公司以及如何更好地在跨文化背景下与中国员工的沟通协作很感兴趣。

初冬的北京寒风刺骨,但屋内有良师好茶。本次跨文化沙龙在MEM中心张伟教授与国际工效学学会副理事长Prof. Orlando Gomes的讲话中正式开始,师生围炉夜话,一场跨越中外,跨越昨天与明天,跨越央企、外企与私企的职商提升风暴徐徐拉开。


26

张伟教授与Prof. Orlando Gomes发言

 

未来的工作将会怎样?

随着人工智能在应用层面的飞速发展,我目前的工作未来是否会被AI取代?

面对技术性失业话题,任仕达中高端人才部华北区负责人胡望霖女士表示,任何技术都会带来产业革命,目前遭到人工智能技术挑战的夕阳岗位包括会计、行政秘书、客服、库存管理等大量数据录入类工作,但算法分析、AI、运营经理、程序员等数据分析与应用岗位的需求正在急剧增加;数据表明,自动化实际推动了就业岗位增加0.5%。

 

除了AI技术,随着在线工作平台的发展,全职妈妈、自由职业者比重急剧增加。2015年中国零工经济人员为1.1亿,而2036年该人群将达到4亿,自己做自己老板、在家工作将渐渐成为常态。

 

最后,在全球经济增速趋缓、社会对毕业生学历层次的需求提升、就业结构性矛盾的进一步凸显、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不断的职业再分配会加速两极化,职场技能差距与技能贬值加剧,就业机遇与挑战加速升级。

胡望霖女士发言分享

如何有效规划职业生涯?

花有重开,人无再少,如果规划好30岁到40岁的职场黄金十年?

朗通国际副总裁,前索通国际HDR方薇女士,曾就职于事业单位、外企、私企,拥有20余年人事管理经验。她认为职业定位、目标设定、通道设计是有效职业规划的三个关键点。

11

 

方薇女士发言分享

 

央企、外企、私企、自由职业的圆桌碰撞

圆桌环节看点颇多,六位来自于央企、外企、私企、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的MEM同学毫不私藏,就多个职场敏感话题进行了有趣碰撞。

 

什么样的员工发展的比较好?你最看重下属的什么素质呢?就职于首钢集团的毕鲁博(MEM2016)与来自同方威视的王征(MEM2012)都更看重下属工作稳定性,保持八十分的发挥比时而满分时而不及格的员工更容易获得上司的信任与放权。而正在自主创业的于二龙(MEM2019)则更看重下属的沟通能力,逻辑清晰、主动沟通的员工更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你的公司对社会招聘有怎样的评价标准?来自壳牌(中国)的刘宝泉(MEM2018)表示外企招聘通常使用CAR评价标准,会从基础素质、胜任力、人际关系角度进行标准化打分;而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房连军(MEM2018)由于长期驻外,在面试时更看重应聘者回答时的主动性;创业中的于二龙表示,每一次面试他都会看做合伙人招募而非员工,如果复面看对了眼,终面他会做东拉上对方以及一些未来工作中会常打交道的同事一起吃个饭。

 

MEM 的学习是如何帮助到你的职业发展的?各位同学表示自己大多数都实现了从技术岗位向管理岗位的转型,在个人职场视野与信心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主持人汤君健认为MEM学历本身属于给简历锦上添花的加分项,而能给职场提升雪中送炭的,是通过MEM学习所得到的的个人综合素质提升。在升职加薪的规则与雷区、企业职场天花板等问题上,同学们也有独家精彩观点。

MEM学子发言分享(从左到右分别为汤君健、毕鲁博、王征、刘宝泉、房连军、于二龙)

在沙龙尾声,MEM与IMEM同学们就互联网35岁现象、海外员工招聘等热点话题与嘉宾老师们进行了热烈讨论。关于职场的困惑与好奇实在热切,同学们甚至在沙龙结束后纷纷包围着嘉宾们围坐一团,久久不散。